硅酮密封胶问题解答(二)
六、酸性胶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正常使用?
1、 所有会渗出油脂、增塑剂或溶剂的材料。
2、 密不透风的场所。
3、 结霜或潮湿的表面。
4、 金属或镀膜玻璃的装配。
5、 与大理石、花岗岩、混凝土等碱性物质接触的场合等等都不适于使用。
6、 酸性硅酮玻璃胶会腐蚀或不能粘合铜、黄铜(及其它含铜合金)、镁、锌、电镀金属(及其它含锌合金),同时建议砖石料制成物品及碳化铁体基质上不要使用酸性玻璃胶,在甲基异丁烯酸盐(PLEXIGLAS)、聚碳酸、聚丙烯、聚乙烯和TEFLON(特氟隆、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材料上使用本品将无法获得很好的粘接效果及好的相容性。
7、移动大于接缝宽度25%的连接也不适合用酸性胶,在结构用玻璃上也最好不用普通酸性玻璃胶,另外在有腐蚀以及会产生实质弊端的地方不应使用酸性玻璃胶。
8、温度太高或太低,湿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干胶速度。
七、中性瓷白胶为何会有变粉红的现象?有些胶固化后一个星期又变回瓷白?
醇 型的中性胶可能有这种情况出现,那是生产原料钛络合物引起的。钛络合物本身是红色的,而胶的瓷白颜色是胶中的钛白粉在起调色作用。但胶是有机物,而有机化 学反应绝大多数都是可逆反应,还有副反应的产生。温度恰好是引起这些反应的关键,温度高了发生正反应使颜色有变化,但温度降下来稳定以后反应又逆向进行, 恢复原来的样子。生产技术及配方掌握得好,应该可以避免此现象出现。
八、酸性胶打在不锈钢门上,打上去几分钟后,有时会表面起泡,为什么会有此现象?
本身酸性胶与不锈钢的相容性不算好,一般不建议在不锈钢上使用酸性胶。起泡的原因主要是不锈钢的质量问题,有些不锈钢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使不锈钢含杂质比较多,而酸性胶的PH值低,酸性较强,酸性物质会与这种不锈钢发生反应,所以放出气泡。
九、有些国产透明胶,打出来五天后变瓷白颜色?中性绿色胶施工后变瓷白颜色,为什么?
这 也应该是胶的质量问题,属于原材料选择及验证上的问题。因为有些国产胶里加有增塑剂,易挥发;而有些胶内加有较多补强填料,当增塑剂挥发,胶条因收缩而被 拉伸,现出填料颜色(中性胶所有填料本身是白色的)。各种彩色胶是添加色素使其变成各种色泽,如果颜料选择上有问题,胶在施工后颜色会变;或者是颜色胶在 施工时打得太薄,胶在固化过程中固有的少量收缩使胶颜色会变浅,这种情况建议施胶时保持一定的厚度(2mm以上)。
十、为什么夏天有的中性胶打在混凝土和金属窗框的结合部位固化后会出现很多气泡,而有的又不会?是不是质量的问题?为什么以前没有类似现象出现?
很多品牌的中性胶都有过类似现象出现,经认真检测和反复实验确认并不是胶的质量问题。因为中性胶有醇型和酮肟型两种,而醇型胶在固化过程中所含的甲醇会释放出气体(甲醇在50℃左 右开始挥发),特别遇到太阳直射或高温反应更强烈。另外混凝土和金属窗框是很难透气的,加上夏天温、湿度都较高,固化会更快,胶释放的气体就只能从未完全 固化的胶层中跑出来,固化的胶条上就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气泡。而酮肟型中性胶在固化过程中不会释放出气体,就不会产生气泡。但酮肟型中性胶的缺点是一旦技 术、配方处理不好,冬天在固化过程中就有机会出现收缩裂现象,技术好,配方过关的就没有此现象出现。当然酮肟型的中性胶价格比醇型稍贵。
过去没出现类似现象是因为过去建筑施工单位在这种地方用硅酮胶的很少,一般往往使用的是丙烯类的防水密封材料,因此硅酮中性胶起泡的现象不是很普遍;近年来逐渐广泛采用硅酮类密封胶,这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档次,但由于对材料特性不了解以致于选材不当造成密封胶起泡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最慎重的做法是先做局部使用测试以观察是否符合使用需要(一般施胶后的两、三天就可以看到反应);
2、分清使用时间和基材类型,选择恰当的中性胶使用:夏天选择酮肟型,冬天选择醇型;
3、保持施工表面洁净、干燥;
4、夏天施胶时应避开高温时段(35℃以上)和太阳直射,一般傍晚较合适;
5、类似工程可知会厂家技术人员员跟踪。
- 上一篇:« 硅酮密封胶问题解答(一)|下一篇:人才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