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密封胶问题解答(一)
一、验胶
1、闻气味(适用于酸性胶):酸性胶由于其中含有醋酸成份,在挥发过程中会产生一股酸味,但一般来说质量越好的胶酸味越淡,质量越差的胶酸味越浓烈(因其添加的醋酸成份多);同时质量好的胶在固化过程中气味很快消失,质量差的胶酸味挥发的时间就长得多。
2、比光泽:不同质量的胶打出来以后光泽度有差别,优质胶不论何种颜色固化后光泽感强,低质胶有的一打出来就无光泽感,有的是固化一两个月后失去光泽。
3、查颗粒:优质玻璃胶是经过充分均匀搅拌的化学合成材料,质地细腻、均匀,施胶固化后光滑平整有光泽。质量越差的玻璃胶则可看见颗粒、杂质越多,施胶固化后胶条表面比不上质量好的胶光滑、平整。
4、看气泡:优质玻璃胶的主要成份是硅酮,其它添加材料用量极小,纯硅酮良好的稳定性在储存期内受外界条件变化影响极小,施胶时不会产生瓶内混入空气而打出胶来发生“啪”、“啪”气泡声的现象。但普通质量的硅酮胶由于其胶浆不是100%硅酮胶,硅胶中的添加剂与胶瓶的PE软胶有可能产生化学反应,令胶瓶胀大、增高,空间位存留的空气渗入胶浆使之产生空隙,打胶时会发出“啪,啪”的气泡声,令保质期缩短。更有甚者是少数厂家在装胶时故意将底盖打在瓶底部,而瓶中部留有空气,从而大大减少装胶量,自然打出来的胶有气泡也是不可避免。
5、检 验固化效果:用户在局部施胶之后,首先应结合产品包装上的说明查看玻璃胶的表干时间,如果时间过短或超时过多,都说明玻璃胶的质量有问题(当然也应考虑环 境条件的影响);然后待固化完成(固化时间厂家同样应该注明),用手试试胶的硬度和弹性,太硬或太软的胶都不算好胶;然后可切开胶的截面检测胶内外的固化 效果是否一致。
6、试拉力和粘力:硅酮胶固化后的抗拉伸强度和抗剥离强度(粘力)同样因硅胶质量的差异而不同。优质胶的拉伸力极强,拉伸幅度大,抗剥离强度。
二、酸性胶用在水泥上为什么很容易脱落?
这其实是玻璃胶应用上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酸性胶在固化时产生醋酸,会与水泥、大理石、花岗岩等碱性材料的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种白垩状的物质,从而引起脱落。
三、中性透明胶变黄是什么原因?
中 性透明胶变黄是胶浆本身存在缺陷,主要是由中性胶内的交联剂和增粘剂引起的,原因是这两种原料带有“胺基”,胺基是极容易引起发黄的,很多进口名牌的玻璃 胶也是因此有变黄的现象。另外中性透明胶如果与酸性玻璃胶同时使用,有可能导致中性胶固化后变黄;也可能胶的存放时间长会产生影响或是胶与基材发生反应所 致。
四、有些玻璃胶打出来有盐粒般大小的粒状,而固化后有些粒状会自动化解,为什么?
这是选择胶的原材料配方上的问题,因为某些胶内含有的交联剂,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有结晶现象,交联剂在胶瓶内凝结,打出来后便会看见有盐粉粒般大小的粒状,但它慢慢会溶化的,所以固化后粒状又会自动化解。这种情况对胶的质量影响不大。出现此情况,主要是受低温影响比较大。
五、为什么镜子背面打上玻璃胶,一段时间后,镜面出现花斑或胶的痕迹?
市场上镜子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背面镀层:水银、纯银和铜。常见的镜子施胶一段时间后镜面出现花斑,此情况应该是用户使用了酸性玻璃胶,而酸性玻璃胶通常与上述 材质会发生反应,造成镜面看到花斑。因此我们强调应该选用中性胶,而中性胶分为醇型和酮肟型两种。若铜底的镜选用酮肟型中性胶,则酮肟会对铜质材有轻微腐 蚀,施工一段时间后镜面看到背后施胶外有腐蚀过的痕迹,若改用醇型中性胶便不会出现此现象。以上都是由于基材多样性造成的选材不当。因此建议用户用胶之 前,最好做一个相容性测试,看胶是否与材料相容才用。选用恰当的玻璃胶产品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上一篇:« 中空玻璃热熔胶|下一篇:硅酮密封胶问题解答(二) »